霓虹灯下的哨兵影评

《霓虹灯下的哨兵》:时代的镜子与人性的考验

《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一部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葛鑫执导的经典剧情片,于1964年公映。这部影片根据沈西蒙同名话剧改编,以解放军部队在上海执勤为背景,展现了建国初特定历史转折时期复杂的城市生活状况以及部队内部的思想斗争。

影片的创作背景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1960年年底,剧作家沈西蒙接到为“南京路上好八连”创作话剧剧本的任务。他经过大量素材搜集和走访,与漠雁及吕兴臣一起完成了《霓虹灯下的哨兵》剧本的创作。该剧最初取名《南京路进行曲》,后经多次修改才确定最终剧名。1962年首演后,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剧本也发表在《剧本》杂志上,随后全国各地剧团纷纷移植和改编,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影片的剧情扣人心弦。上海解放后,解放军某部八连接受了在南京路执勤的任务。然而,战士们对这个任务起初有些失望,他们原本期待着能继续上前线打仗,而不是在南京路“站马路”。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部队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三排长陈喜经不起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开始疏远妻子春妮,对班长赵大大也心生不满,逐渐丧失了军人应有的品质。新战士童阿男则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私自外出且不请假,对上级的批评不以为然。

面对这些问题,指导员决定开展阶级教育。他请来老工人讲述在旧上海所经历的苦难,以此唤起战士们的觉悟和斗志。通过这次教育,战士们逐渐认识到在和平时期仍然存在着阶级斗争,必须保持警惕,坚守军人的纪律和忠诚。

在影片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比如,童阿男与女同学林媛媛撞见特务接头,被特务打伤后被解放军战士救下。在南京路设岗巡逻时,战士们面对横冲直撞的美国吉普车和傲慢的美国人,毫不退缩,坚决维护了人民的尊严。还有特务在游园大会上散播反动传单,童阿男发现后试图抓住特务,却因擅自离开岗位受到批评,最终他竟脱下军装扬长而去。

观看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诸多感受。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经历和转变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任何时代,我们都不能放松对思想的改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抵御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

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们看到了解放军战士们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尽管他们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保卫着革命的胜利果实。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总的来说,《霓虹灯下的哨兵》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影片,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分享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视频

共 2 条评论

评论(2)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邮箱,本站将第一时间处理。

© 2024  wanghonglvxing.com   

观看记录